历史上的耶稣就是基督教信仰里的耶稣吗?第二期节目
播音员:对于历史上的耶稣的研究,现今无论是在普罗大众的圈子还是在学术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诸如《时代》、《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杂志的广泛关注。另外,媒体对“耶稣研究会”发表的一些古怪说法过度报道了(耶稣研究会是一个自我任命的自由派组织,代表了一小部分新约学术观点。)
对于历史上的耶稣有很多的辩论,我们今天要对这些辩论进行探讨,要证明在世俗资料和非新约资料中有大量关于耶稣的历史记载,这些资料证明了历史上的耶稣就是基督教信仰里的耶稣。
我今天请来的嘉宾是世界级的哲学家盖里·哈贝马斯博士,他是《历史上的耶稣》一书的作者。他从密西根州立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英国的牛津大学以马内利学院取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哈贝马斯博士是自由大学哲学与神学系的系主任,写了100多篇关于耶稣生平的文章,并发表在了学术期刊上。
欢迎收听《安克伯秀》这期节目,来听一听为什么耶稣是被历史众多铁证证明了的古时人物之一。
*****
约翰·安克伯博士:欢迎收听我们的节目。今天耶稣研究会的自由派学者们在攻击传统基督教对耶稣的信仰。他们认为基督是神的这个说法已经不可靠了;耶稣的复活从未发生过。新约圣经所呈现的不是关于耶稣的历史记载,而只是对早期基督教信仰的见证而已。但与耶稣研究会的宣称相反的是,在新约圣经内外有大量的历史信息能证实传统基督教信仰。我今天请来的嘉宾是哲学家盖里哈贝马斯博士,他自己曾经是怀疑论者,然而在密西根州立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意识到耶稣的信仰有着非常牢靠的历史证据,是他不能忽略的。我想让你们听:
盖里•哈贝马斯博士:在上周的节目里,我们提到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所提出的信条材料。这可能是核心所在,是现代对历史上的保罗讨论的核心所在,当然,这与历史上的耶稣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可以想象一个25年的时间轴,从耶稣被钉十字架开始,大约在主后30年,然后到《哥林多前书》的写作时间为止——大约在主后55到57年,这期间大约有25年。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1节和2节说“从前我去你们那里的时候就把这福音传给你们了。”(译注:此处为方便理解,没有引用中文圣经,译文直接译自英文)——这大约在主后51年。我们已经把这个时间段缩减到了20年。然后他在《哥林多前书》15章3节对这个信条进行了概述,他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保罗保罗在主后35年在耶路撒冷与彼得和耶稣的兄弟雅各确定了这份材料的真实性,我们在《加拉太书》1章18节就能看到这点。当然,如果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与保罗访问耶路撒冷之间只有5年时间的话,那么肯定已经有人在他之前就得到了这份材料。
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来聊一聊这点,但是上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保罗不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保罗在最重要的点上,就是在《哥林多前书》15章3节说:“这是最要紧的(新译本)。”他说,“这是我所传信息的核心所在”。然后他说:“这不是我发明出来的。”“我从前领受了有传交给你们那最要紧的。”如果他是在耶路撒冷从彼得和雅各那里领受的,这就不仅是保罗所用的材料了,而是从早期教会两位最重要的传道人而来的:彼得和耶稣的兄弟雅各。
那么,保罗所说的是真的吗?这与事实相符吗?嗯,当你看《哥林多前书》15章3节,会发现的确与事实相符。如果说学术界对新约有一个一致的结论,那么结论会是:保罗所传交的这份信条,保罗说他从别人那里领受的这份教理问答,是从第3节开始,然后有人认为结尾是到第5节,有人认为是到第7节。
但是关键点是这个。有好几个证据证明这不是保罗的宣告。有好几个证据证明,他在这里所说的,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相信保罗的原因)。如何能知道这点呢?这段话里面没有一个字是保罗的风格。保罗从未说过“第三天。”这是他的宣告,因为别人就是这么告诉他的,而不是他自己“编造出来的。”他只是在传递这个传统。这段话不是保罗的风格。彼得被称为矶法,德国的新约学者Joachim Jeremias认为也许这段文字的原文是亚兰文,这就意味着它真的是先于保罗的。
安克伯:耶稣研究会的一些学者声称使徒保罗是发明基督教信仰的人。他们这么说的意思是保罗编造了耶稣是神的故事。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哈贝马斯博士提出了一些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保罗并没有开创基督教,也没有虚构基督教信仰里的基督。请听:
哈贝马斯:保罗说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他说:“我从前领受了有传交给你们”——我喜欢接下来这几个字——“那最要紧的(新译本)。”保罗说,这基本上就是我能传给你最重要的事情了。当然,在头两节经文他说,如果你接受了它,你就得救了;如果没有,你就没有得救。所以我们现在就在看最核心的部分。
然而他说:“这不是我说的。”所以保罗不是这个的开创者。但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吗?。这段经文有没有证据证明保罗传交这个信条的时候,他真的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换句话说,保罗只是在重复这个信条,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我们来看这些字眼,会发现有好几处证据证明这不是从保罗那里来的。
例如,“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保罗从未在别的地方使用过这些字,当他定义福音的时候,他总是会说到基督的神性,受死和复活,我上周就说到了这几点。他从未加上“埋葬”的这个部分。所以这不符合保罗风格。
另外一个证据,彼得的名字是矶法。保罗确实称彼得为矶法,但是彼得更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是彼得,而德国的新约学者Jeremias认为这可能证明了也许这段信条的原文是亚兰文。
保守的犹太新约学者Pinchas Lapide曾经说过有其他的证据表明这个信条是流传下来的传统。
例如,所谓的“三重连句。”学英语的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是由三个and连接的分句。保罗一口气把这个长句子说完了:“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and)埋葬了,又(and)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and)显给矶法看……”Lapide博士告诉我们这是希伯来文的一种叙述方式。
“领受、传给”这些词是口头传统的专门用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章谈到圣餐的时候又说了一遍——“领受、传给。”所以,这三四个证据证明了这份信条不是保罗所想出来的。
你如何能认出一份信条或口头传统?学者们指出,这是由两栏非常优美的文字组成的,它不像英文诗非常押韵,但是读起来就像是给一世纪当地犹太听众写的,你可以看到,当他显现的时候,耶稣向个人显现了,向彼得显现了;然后向一群人显现了,就是十二个门徒;然后一时向500人显现了。然后他显给了另外一个人雅各显现了。然后又向另外一群人显现了。在这里有一定的顺序,编排的有点像一个要理问答。
我上周的时候曾说过,那个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有90%都不能读书,都不识字;你如何能把你“最要紧”的信息讲给那些不识字的人听呢?你就把它写成一个让他们能背诵复述的形式。这就是这些信条经文的本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保罗把信息的核心传讲给别人的时候,他说:“我去你们那里的时候所传给你们的。”他说,“弟兄姐妹们,这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我觉得我们需要温习几件重要的事情:这个早期信息的重要性;我们有的一些资料——我们有那个一直追溯到主后30年回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个时间轴。这些资料不是保罗的。所以保罗不是新约信息的开创者。
《哥林多前书》15章11节,这也是我们上周提到的经文,保罗说:“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这里的“我们”是使徒们。他是在说:“听他们传给你们的;听我传给你们的。我们所传讲的是同一个信息。”传给你们的什么?总体来说就是福音和耶稣复活后的显现。
保罗所说的是这个:“这并不是我编造出来的。我是从别人那里领受来的。我把我所领受的又传给你们。”现在,看一下11节经文:“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我觉得保罗在这里是说:“问问门徒们。他们会告诉你们的事情,和我讲给你们听的,是一样的。问我吧,我会告诉你们的。”
这个信息在说什么呢?看一下前面的几节经文把。这个信息就是福音,具体来说,他一直在谈论耶稣的显现。他在说:“我和他们谈过了。他们得到的信息和我所得到的是一样的。他们和我谈过了。他们称赞了我。”我们回去看《加拉太书》2章。
故此,我们来到了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时间,我们几乎能接触到,能看到保罗所说的,并触摸到他所传讲的信息,这些信息与时间和空间中的历史相连在一起。就是写在白纸上的黑字。他是一个被人认可的信使。我们有一个时间轴,观众朋友们,不是福音派的人想出了这条时间轴。这基本上是批判神学,而非福音派神学想出来的。我觉得使用这样的一些方法,我们看到,我们信仰的核心——耶稣基督的受死、埋葬和复活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
安克伯:如果你是学生,你可能听过很多次新约圣经里的东西不过是传说和神话而已。嗯,这也是错误的。哈贝马斯博士会给我们三个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学者们相信他们在研究关于耶稣的雄厚的历史证据。请听:
哈贝马斯:我觉得我们需要往后退一点点,看一下《哥林多前书》15章这章经文为什么重要。如果保罗给我们的资料,是他在主后35年去耶路撒冷的时候所得到的资料(《加拉太书》1章18节谈到他在那里拜访了彼得和耶稣的兄弟雅各),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就是非常早期的第一手资料,这份资料强调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第一,这份材料是很早的。你只有把它和其他的希腊罗马文件一起研究的时候,才会知道它究竟有多早。我的意思是,Livy所记录的事情是在他的世代好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保罗所谈的,是在事发5年之后他参与在其中的一件事。而且,其他人在他之前已经得到了。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大大缩短了这个时间差距。
第二,我们有见证人的证词。这是追随见证人的方式之一。我们谈过了福音,这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如果我们使用保罗的书信,我们手头有的资料,是连那些批判学者都接受的东西。而保罗自己就是见证人。我们不要见木不见林。保罗说,“我见到了复活的耶稣。”
但是你又有彼得。你又有耶稣的兄弟雅各。顺便说一下,他们两个人都被保罗收录在《哥林多前书》15章的名单里——这是《加拉太书》1章和《哥林多前书》15章另外一点联系。所以我们所研究的是当时在场的人。我认为保罗很想和彼得聊一聊,要看看他有什么要说的。
回到这个问题,保罗自己虚构了这个信条吗?我说过“不是,”因为“这是最要紧的,”他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通过早期见证人的叙述中就可以知道基督教信仰不是后来的发明,我们可以看一下《使徒行传》里的早期信条。如果你问一个福音派人士:“在我们拥有新约圣经之前,早期教会的讲道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说:“很简单,你去读一下《使徒行传》。”如果你问一些批判学者,他们会说:“嘿,读一下《使徒行传》1-5章吧。”
嗯,这两个答案听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福音派人士说《使徒行传》是因为他们相信整卷书。批判学者们在《使徒行传》会找到一些经文是早期的认信经文,或传统经文,或信条经文。他们找这些经文的原因——又一个证据证明了信条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相信,神学越简短,越简洁,越没有进化,那么就越真实。他们的这个原因是另一个有信条存在的证据。所以,在《使徒行传》的某个特定场景里,彼得说——你几乎能想象他指着犹太领袖们说:“你们杀死了祂!而神却叫祂从死里复活了!”
里面谈到了福音的一小部分,对吗?谈到主耶稣的时候,圣经说祂不仅是个人。“你杀了祂。而神却叫祂从死里复活了。”——你看到了福音,而彼得会时不时出现在里面。这是非常容易记住的东西。
还有,“我们应当顺服神,而不是人。”当然,这不是福音,但是众多精炼的俗语中的一条。我们在《使徒行传》1到5章能看到这些;在《使徒行传》10章,保罗对哥尼流传福音。所有这些都有彼得在里面:《使徒行传》1到5章;《使徒行传》10章。学者们也相信《使徒行传》13章保罗的讲道是另外一段信条。你们回到圣经里,找一下这些经文里的任何一段,我告诉你会发现什么。在每一小处提及福音的地方,你都会发现基督的神性,祂的受死和和祂的复活。
但是你们知道吗?没有人会说保罗是作者。所以这里你看到了早期讲道的模式。保罗直到《使徒行传》9章才出现。你们已经有了5章的内容,里面有一些早期资料,说了一些一样的事情。而当时保罗不在里面。我们仍然可以回到《使徒行传》说:“这是最要紧的,”就是耶稣死了,复活了,祂不仅是耶稣,祂是主,祂是基督。人们最喜欢用这两个称呼来称呼他。
所以,从《使徒行传》的视角,你能让能看到信条,你仍然能看到这个没有被进化的、简短、精炼、短小的神学陈述,我们将其称为福音,而保罗当时都不在场。所以这是另外一个全备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所称为中心教义、基督教核心的东西,这东西就是福音,是救恩。
安克伯:每一个基督徒学生都应该仔细听哈贝马斯博士是如何论证的。作为基督徒,我们所有人都接受新约圣经是有权威的,是真实的。但是你的非基督徒教授和朋友们不会这样认为。那么,当你和他们谈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证据呢?如果你的教授和朋友们熟悉现代学术,他们会知道保罗书信的某些部分和四福音书的某些部分是可以接受的,他们不会认为是神所默示的,而是会把它们当作是可靠的历史资料。如果他们接受这些资料,那么我们就来使用它,因为这些资料表明了如下历史事实:耶稣在世上活过,祂称自己是神,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在坟墓里,后来显现给祂的门徒们看了。这是不能被忽略的历史证据。如果你问,哪些经文讲述了这些真理,并且被所有批判学者们接受了,那么就请听哈贝马斯博士的解释:
哈贝马斯:我们的处理方式有点独特。我们从最强大的资料着手的——《哥林多前书》15章;这封书信是公认的保罗书信。我们往后走了一点,在《加拉太书》1章从保罗的视角看到了彼得和雅各。我们在《使徒行传》看了一点点彼得传福音的片段。话虽如此,你觉得为什么批判学者们说福音书里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我说“批判学者们,”我是指那些极左派学者。有一群比较温和的学者们,他们中间有人也许是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们所辩论的事情,远不如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极左派学者们辩论的多,这些极左派学者们自称是主流学者。
当你回到四福音书,你会听到同样的信息吗?还是不能呢?但是在我们看四福音书之前,我再来说一点。《哥林多前书》的写作日期比四福音书要早。至少《哥林多前书》15章在四福音书之前以最长最详细的篇幅描述了复活。所以真的,福音书是后来才有的,但是在这里,我们的顺序摆对了。如果你在保罗书信已经看到了这点,然后又在《使徒行传》看到了,你已经在保罗书信里最早的资料中看到了这点,为什么还要反对四福音书呢?
如果你来看耶稣,这是你在四福音书里会发现的。相同的宣告。保罗在这里所面对的,并不是外行,他所面对的,并不是从不认识耶稣的人。他与彼得交谈过。他与雅各交谈过。顺便说一下,他在下一章回到耶路撒冷,还是会看到这两个人——彼得和雅各,而且约翰,使徒约翰也在。所以,保罗把这些都联系起来了。
当你回到耶稣自己和四福音书那里,我们会读到,保罗并没有虚构耶稣的神性。这些称呼在《使徒行传》里缩短版的早期信条里已经提到了,但是你在四福音书里也看到了这些称呼。我认为谈论耶稣神性最好的根据是耶稣对自己的称呼:人子和神子。神子通常会被人认为是对神的称呼。而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人子并不是说是马利亚的儿子。人子并不是说祂是“人”。我们就不对很多的学术讨论做过多的介绍,简单来说,耶稣用人子的这个称呼,表明他知道《但以理书》7章13,14节,但以理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看到那亘古常在者,像人子一样,驾着天云而来,在耶稣的时代,人子这个词的意思,在当时一些犹太文学作品中,已经演化成了与圣经完全不搭边的意思了。
但是祂的读者们知道,人子可以是一个真正的人;也可以是像《以西结书》里的先知;也可以是从亘古常在者那里而来的人子,这个先知式的人物,在创造世界以先就已经存在的神,是祂设立了神的国度。耶稣认为自己是哪一个呢?在四福音书中,人子是耶稣最喜欢用来称呼自己的方式,至少有两次——一次是《马可福音》14章,他几乎原封不动地引用了《但以理书》7章13,14节,然后说,“那就是我。”那时,犹太祭司问祂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不是?”注意一下耶稣所做的。“你是基督”——弥赛亚——“是神子吗?”耶稣说:“Ego eimi,”“我是(I am)。”然后祂把这个神子的问题变成了人子的回答。他说,“我是基督,是神的儿子,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然后祭司就正式宣布这是亵渎。他撕裂了他的衣服。他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我们已经得到你的把柄了。”
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的呢?在《马可福音》14章的经文里,耶稣说,“Ego eimi,我就是神的儿子。”然后祂说:“你会看到人子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第一,这是对《但以理书》7章13,14节的直接引用。祂称自己是那位在创立世界以先就已经存在的那位,祂从亘古常在者那里而来,为要设立神的国度。第二,他使用了这个高深莫测的短语“驾着天上的云。”这个短语在圣经中被使用了很多次,是用来指神的。耶稣说,“那就是我。”关于人子,祂已经说了“Ego eimi”,然后祭司,就好像他一直在等耶稣说这个似的,他说:“很好,我们已经得到祂的把柄了。你们其余的人可以回家了。”
如果耶稣称自己是神子,耶稣称自己是人子,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保罗之后虚构了基督的神性呢?我们在四福音书里已经看到了这点。我们在《使徒行传》的简略版福音里看到了这点。我们在《哥林多前书》15章看到了这点。我觉得这对基督的神性来说是非常可靠的证据。别忘了,如果基督从死人里复活了,那么你得要问这个问题:“神对此说了什么吗?”事实上,传统上基督教直接在新约就会这样说,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印证了祂的信息。如果耶稣称自己是神,那这是再亵渎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复活,是神认可耶稣的标志,在《使徒行传》2章,彼得是这样论证的。《使徒行传》17章保罗是这样论证的。《罗马书》1章,保罗是这样论证的。复活是顶峰。就像保罗所说的,这是最要紧的事情。
安克伯:如果耶稣研究会的学者们在听哈贝马斯博士所说的话,他们会如何回应呢?他会告诉我们的。请听:
哈贝马斯: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谈到了一点点保罗的时间轴,从主后57年回到了主后30年,我们又把这往后推了5年左右。我说保罗在与彼得和雅各谈论福音。然后我们在《使徒行传》谈到了缩略版的福音,一些小传统。然后我说你在福音书中会看到相同的说法。我现在告诉你,我会告诉你批判学者们接下来会怎么说。他们会说哈贝马斯在屠杀福音研究。他认为因为四福音书说耶稣说了什么东西,祂就真的说了什么东西。还有什么比自称为神更加神秘的东西吗?看看希腊人吧。看看罗马人吧。
我们需要在下期节目里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耶稣真正说了祂是神子,又是人子?我们已经说到一半了,如果我们明白耶稣的这两点,那么就会明白保罗肯定不是基督神性这个教导的作者了。
*****
如何成为基督徒
今天你要做这个祷告吗?
亲爱的主耶稣,我向你告白,我犯罪了,我知道我不能救自己。谢谢你死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的罪。我相信你是为我死的,我领受你为我做的牺牲。现在我尽我所能,撇弃对自己和其它事情的信心,我要唯独信靠你。我打开我生命的门,靠着信心迎接你作我的救主和主。谢谢你饶恕我的罪,并赐我永生。阿门。”
想要收看更多我们的节目,请下载我们免费的《Ankerberg Show》的应用。
“祷告接受耶稣基督”@ JAshow.org
版权 2003 ATRI
耶穌影片
成了基督徒
你想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吗? 凭着信心,通过祷告,你现在就能够把基督迎接到你心里(祷告就是与神)。神知道我们的心,比起我们口里所说的话,他更关注的是我们心里的态度。以下的祷告只是我们所推荐的祷告。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祷告。能救赎你的不是祷告、举手或走过教会的甬道,能救赎你的是你心里的态度和你对基督的信仰。 這裡按下.